200天
  • 關於我們
    • 關於200天 About 200 days
    • 關於草湖 About place name
  • 最新消息
  • 產品介紹
    • ALL
    • 方形芋仔冰 Square taro ice
    • 冰棒芋仔冰 Popsiclese taro ice
  • 媒體報導
    • 部落客
    • PPT
    • 曾獲台中市政府所舉辦之食在安心認證 相關網路報章
  • 檢驗報告
  • 銷售據點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關於草湖 About place name

  • 首頁
  • 關於我們

關於地名

大里區的由來


大里區位於台中盆地偏東南,全區範圍除東邊竹子坑附近為山麓外,全境為平地。全區主要依河川分布分為三個部分-大里溪以北、大里溪和頭汴坑溪以南以及位於東北角的大里溪與頭汴坑溪所夾之地(十九甲)。
『大里』
古名舊稱為『大里杙』,『杙』指的是綁船的木樁,『大里』則是出自當地平埔族洪雅族之社名的譯音。
清朝時期,以往的臺灣,人云:「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當時大里碼頭可說是河港的代名詞,貿易繁榮時可說是"貨銷三墩"[葫蘆墩=豐原][大墩=台中][草鞋墩=草屯],可見當時的重要地位。
 

民國九年,改稱為『大里』。

草湖地名的由來


今本市東湖、西湖二里。在草湖溪北岸之一大村集,今省公路兩側已形成店舖街。地名由來因該地北有頭溪,南有草湖溪環流,其內呈盆狀平坦地形,以其地勢較低窪,謂之「湖」。故乾隆年間,又稱為草凹;今尚留有頂、下崙、泉水仔、崁仔腳、鼓亭畚等舊地名。

關於芋仔冰

大里市賣芋仔冰的歷史至今少說也有30年了,在民國70年間,大里橋到草湖橋之間短短2公里距離就有超過20家芋仔冰店,嚴然是一條「芋仔冰街」,可說是芋仔冰的全盛期。大里草湖「芋仔冰」素負盛名,至今已經有超過三十年的歷史。

10幾年前,因台三線被國道三號和快速道路取代,遊客改走中投公路、國道三號、國道六號,生意當然受到影響,許多店家吹熄燈號,目前只剩3家留下來,現在透過網路行銷,和餐廳合作,冬天多了尾牙和婚宴訂單,更擴展到國外,讓老味道起死回生。

「芋仔冰」名稱的由來有二;第一,是因最早只有芋頭的口味,故以此為命名;第二則是在各式口味中,尤以芋頭冰最受歡迎,所以「芋仔冰」便成為所有冰品的統稱。當時的芋仔冰都是混合無單獨包裝袋,用著牙籤一顆一顆籤來吃,常常發生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口味,也是種樂趣。

由於前總統蔣經國先生曾12度造訪大里,享用芋仔冰,更讓芋仔冰盛名遠播

 

芋仔冰製作過程


草湖芋仔冰的製作過程是將芋頭煮熟,再加入砂糖、麵粉、太白粉等材料拌勻,在冷凍箱中不斷攪拌,「芋頭冰」之所以會製成塊狀,是便於客人包裝攜帶,且也較不容易溶化。與傳統芋仔冰比較,草湖芋仔冰質地綿細、味道香濃、不易溶化,加上機器大量製造,口味多變化,且包裝便於攜帶、保存等條件而風靡並行銷全省。當然,以真材實料的「芋仔冰」,既香醇又美味,更是它迷人的特點。

Design by WebTech 網頁設計